高位貨架倉庫的日常安全檢查包括哪些內容?
返回上層高位貨架倉庫日常檢查需聚焦 “貨架結構、設備狀態、貨物管理、環境與防護” 四大維度,確保隱患早發現、早處理,具體內容如下:
一、貨架結構安全檢查
立柱與橫梁:檢查立柱垂直度(偏差≤10mm / 米),無彎曲、變形、銹蝕;橫梁無下垂、裂紋,連接螺栓無松動、缺失。
支撐與錨固:立柱拉桿、斜撐無斷裂或位移;貨架底部錨固裝置牢固,無松動或脫離地面。
貨位部件:層板、托盤卡扣無破損,貨位標識清晰,無超設計載荷標注的情況。
二、作業設備安全檢查
堆垛機 / 叉車:檢查設備定位精度(偏差≤5mm),激光防撞、限位裝置靈敏;剎車、升降系統正常,無異常噪音或漏油。
輔助設備:貨位檢測傳感器、貨物防墜落裝置(如擋桿)功能完好,無故障報警。
三、貨物存儲安全檢查
堆碼規范:貨物重心居中,無超出托盤邊緣(單邊超寬≤50mm),層高未超過貨架設計限制。
貨物狀態:無破損、傾斜貨物,托盤無開裂、變形,禁止將超重貨物存入對應貨位。
四、環境與防護檢查
消防設施:高位噴淋、煙感報警器無遮擋,滅火器壓力正常,消防通道(寬度≥1.8 米)暢通無堆積。
安全標識:禁行區、限高、載荷警示標識清晰完整,應急照明、疏散指示正常。
地面與通道:作業通道無雜物,地面無積水、油污(避免設備打滑),貨架區域無無關人員停留。
高位貨架倉庫的安全核心是 “預防為主”—— 通過合規設計規避先天風險,通過規范操作降低人為失誤,通過定期維護消除潛在隱患。企業需建立 “專人負責 + 智能監控” 的安全管理機制,才能在高效存儲與安全運營間實現平衡。
- ← 上一條: 立體倉庫貨物存取效率:核心特點與關鍵影響
- 下一條 →: 智能倉庫貨架:不同類型的貨物如何存儲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