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梭車不止一種?4 大類型 + 適用場景全解析
返回上層智能倉庫的搬運與輸送設備聚焦于穿梭車,需圍繞其類型、應用場景、與其他系統的協同及優勢展開規劃,以充分發揮穿梭車在貨物搬運、存儲銜接中的核心作用。
一、穿梭車的類型與選型
穿梭車是一種沿固定軌道或柔性路徑行駛,用于貨物自動搬運、存取的智能設備,需根據倉庫場景選擇合適類型:
1. 軌道式穿梭車(適用于密集存儲場景)
托盤穿梭車:
搭載托盤貨物在貨架軌道內運行,可實現貨物的自動存取、移位,配合叉車或堆垛機完成出入庫接駁。
優勢:提高貨架空間利用率(可減少通道寬度),支持先進先出(FIFO)或先進后出(LIFO)模式,適合批量同品類貨物(如快消品、原材料)。
料箱穿梭車:
針對周轉箱、料盒等小件貨物,在多層立體貨架軌道上運行,可實現 “貨到人大” 揀貨或自動補貨。
優勢:適配多品類、小批量場景,運行速度快(可達 1.5-2m/s),支持多層貨架協同作業,常見于電商、3C 行業倉庫。
2. 柔性穿梭車(適用于動態搬運場景)
無軌穿梭車(AGV 穿梭車):
無需軌道,通過激光導航、SLAM 導航等技術自主規劃路徑,可在倉庫地面自由行駛,實現跨區域貨物搬運(如從收貨區到存儲區、揀貨區到分揀區)。
優勢:柔性高,可適應倉庫布局調整,支持多車協同調度,適合多場景聯動作業(如與輸送線、機械臂對接)。
子母穿梭車:
由母車(負責跨巷道移動)和子車(負責巷道內貨物存取)組成,母車搭載子車在不同貨架巷道間切換,子車在固定巷道內完成貨物操作。
優勢:減少單巷道對單一穿梭車的依賴,提高設備利用率,適合大型自動化立體倉庫。
二、穿梭車的核心應用場景
穿梭車的價值在于銜接倉儲各環節,實現貨物 “存儲 - 搬運 - 作業” 的自動化流轉,關鍵應用場景包括:
1. 密集存儲與自動存取
與高位貨架配合:在立體倉庫中,穿梭車沿貨架內部軌道行駛,將貨物送至指定層位或從層位取出,配合堆垛機完成貨架與出入庫站臺的接駁,替代人工叉車的重復存取作業。
案例:某食品倉庫采用托盤穿梭車,貨架高度達 12 米,通道寬度僅 1.2 米,存儲密度較傳統貨架提升 40%,且通過系統調度實現 24 小時無人值守存取。
2. 揀貨環節的貨物轉運
“貨到人大” 揀貨支持:料箱穿梭車從存儲貨架取出周轉箱,送至揀貨工作站(如電子標簽揀貨臺),揀貨員完成揀選后,穿梭車將剩余貨物送回存儲位,減少人工行走距離。
批量揀貨效率提升:針對多訂單合并揀貨場景,穿梭車可按系統指令依次從不同儲位調取貨物,集中送至揀貨區,降低揀貨路徑重復率。
3. 跨區域貨物接駁
出入庫銜接:收貨區貨物通過叉車或傳送帶放置到穿梭車,穿梭車自動將貨物送至存儲區貨架;出庫時,穿梭車從貨架取出貨物,轉運至分揀線或裝車區。
區域聯動:在大型倉庫中,穿梭車可與輸送線、提升機配合,實現不同樓層、不同功能區(如存儲區與加工區)的貨物轉運,形成閉環物流。
4. 動態盤點與庫存調整
系統發起盤點任務時,穿梭車按預設路徑遍歷貨架,通過車載 RFID 閱讀器或視覺識別設備,自動掃描貨物標簽并上傳數據,生成盤點差異報告,減少人工盤點的誤差和耗時。
當庫存分布不合理(如某區域貨物積壓),系統可調度穿梭車自動完成貨物移位,優化儲位分配。
三、穿梭車與其他系統的協同設計
穿梭車需融入倉庫整體智能體系,通過軟件調度和硬件對接實現高效協同:
1. 與軟件系統的聯動
倉庫管理系統(WMS):WMS 根據訂單需求、庫存狀態生成作業任務(如 “從 A 區貨架取出 3 箱貨物至 B 區分揀線”),并將任務下發至調度系統。
調度系統(如 WCS 或 AGV 調度平臺):接收任務后,優化穿梭車行駛路徑(避免擁堵),分配車輛(考慮車輛負載、當前位置),并實時監控任務進度。
數據交互:穿梭車將實時位置、貨物信息、設備狀態(如電量、故障)上傳至系統,確保管理人員通過可視化界面掌握全局。
2. 與硬件設備的對接
輸送線 / 提升機:穿梭車通過對接站臺與輸送線銜接,實現貨物自動轉移(如穿梭車將貨物放在輸送線,由輸送線送至分揀區);提升機幫助穿梭車在不同樓層間移動。
機械臂 / 叉車:在收貨、裝車環節,機械臂或叉車將貨物放置到穿梭車,或從穿梭車取走貨物,減少人工干預。
充電系統:穿梭車低電量時自動前往充電區補電,支持快充或換電模式,保障連續作業。
四、穿梭車方案的優勢
提高空間利用率:軌道式穿梭車可壓縮貨架通道寬度,比傳統叉車存儲模式增加 30%-50% 的存儲量。
降低人工成本:替代人工叉車的重復搬運、存取作業,減少人力需求,尤其適合高吞吐量、長作業時間的倉庫。
提升作業穩定性:通過系統精準調度,減少人工操作的誤差(如錯放、漏放貨物),作業效率穩定(單臺車每小時可完成 30-50 次存取)。
柔性適配:無軌穿梭車可適應倉庫布局調整,通過軟件更新即可擴展功能(如新增作業區域、調整路徑)。
以穿梭車為核心的搬運與輸送方案,核心是通過 “軌道 / 柔性路徑 + 智能調度” 實現貨物的高效流轉,尤其適合對存儲密度、作業自動化有高要求的倉庫。規劃時需結合貨物類型(托盤 / 料箱)、倉庫布局、吞吐量需求選擇車型,并做好與 WMS、其他設備的協同設計,才能發揮其價值,成為智能倉庫的 “高效搬運工”。
- ← 上一條: 整體式倉庫和分離式倉庫的適用場景分別是什么?
- 下一條 →: 堆垛機立體倉庫:高效存儲解決方案